精神状态非常差。这篇月记本应当是在五一期间写的,但是由于一个重大生产力事故,五一期间一直忙于重装笔记本的系统并同时和新组装的电脑一起配环境。昼夜颠倒了两天试图无损的修复系统终告失败后,之后的生物钟一直处于一种随机状态,又和四月份刚告一段落的乌龙DDL后的懈怠混合在了一起,度过了极为浑浑噩噩的半个月。原本四月份想写一下关于对知识管理数据化的话题,但是按照现在的精神状态并不好仔细展开,而更想反省、鞭挞一下自己。
这句话摘自Frank James上周的每日一词,非常巧合地捕捉了我现在的状态。这篇小短文大意是:你脑海里很多想法都像杂草——那些不是你在花园里有意种下的,但迅速生长、繁殖并占据了大量土地的东西。你可能错误的给这些杂草浇了水,或又无法将它们和你真正要种的花区分,但当你给养了这些杂草,它们将会扼杀你想种的花,除非将它们连根拔起,否则你很难摆脱它们。但没关系,这番讨论的目的并不是让杂草灭绝,真正重要的是你需要识别它们是什么,并将关注放在你的花上。
读后,我突然才意识到,我的花园实际上杂草丛生,甚至和人齐高,而我身陷其中竟不自觉。回想这两周,很多做的事情并没有产生什么实质的意义,或者纯粹的在浪费时间。四月底上了一门关于时间管理的课,我觉得其实很有帮助,其中有一个方法,根据重要性和紧急程度来将事情分为四种。一项研究对工作效率高的日本职员进行了调研统计:当在工作时,其中65~80%的时间应当在处理重要非紧急的事情,这些事情都属于工作内容的计划性工作;而当这些计划性工作并未准时完成时,就会落入重要并紧急的分类,就比如你会开始赶DDL,在这个分类上一般占据时间的25~30%;非重要但紧急的事情一般占据15%的时间,它会打断你完成重要的工作,可以考虑一些回避性的策略;而非重要也非紧急的事情纯粹属于浪费时间,它不应当超过工作时间的1%。在工作时间段保持高效,可以节约出更多时间给人休息,特别是博士生的工作时间通常非常浮动。也想尝试课上的一个方法,每天晚上的时候,写一下今天做了什么(包括在哪儿浪费了时间),并写下明天想做的事情——当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昨晚认为今天需要做的事情斌不那么重要。
总感觉讨论逐渐走向三月份的话题(叹气),如果我能准点睡觉、准点爬起,在工作的时候不被别的事情分心,一切都会好多了吧。常常想着第二天要一鼓作气工作一天,当往往落入空谈,因为如果已经陷入懈怠,并不可能一脚油门将自己提速到最佳的状态。23到24年我常有一整个月提不起劲,最后一口气赶完DDL再重新陷入停滞,这种感觉真的很糟糕。希望五月下半月能好好找回状态,不只将该完成的任务推进,也应当将想要做的事情摆上操作台。
Cover: 是MICAS_1118老师画的霞~
Comments NOT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