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t Year

 

我们可能往往没有为失败做好准备。

并不是这个月我感到非常消极什么的,这是在听了朋友的感情故事以后有感而发。回想起过去自己每次遭遇巨大打击时,我一直沉浸于那种失落感,而从未思考过它的实质。

从逻辑的角度思考,我们常常根据我们自己过去的经历、当前的处境和未来的计划,绘出了一条射线,射线的彼方指向了一个明确的我们所期望的结局,我们常常认为只要顺着这条线走下去,就一定会到达我们想去的地方。但实际上,这条射线不因我们自己的定义而约束,还受到来自他人、来自社会、来自文化、来自各种意外等等条件的影响。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为未来划定了一个可预知的期望范围,它们就像漆黑的夜里唯一月光照亮的景色,不可言喻的模糊但同时隐隐约约散发出丰富的细节和色彩,而在这个范围外,那无尽的夜幕,是我们不可知晓的所有未知的可能。介于我们不能预知未来,我们不能有限的列出未知的无限可能,那是否意味着我们永远无法得知射线的彼方必定通向那唯一可见的景象?

而实际上,在工程领域,人们已经开发了很多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方法用于降低风险。我不禁回忆起我在两年前主导的一个芯片设计,里面包含大量不同的子系统和功能,介于芯片制造的成本极其昂贵,我需要保证芯片的每一部分在制造后完全如预期般工作,而确保这个目标的方法便是“设计验证”。所谓验证分为两部分,一是在仿真环境中给予芯片所有预期的设置,观察所有预期的功能是否有效;二是在仿真环境中给予芯片各种非预期的设置,判断芯片是否有不正常的行为或失效的可能,并提出改进方式对这些情况进行修补或者保护。很容易理解,前者的排列组合是有限的,所有期望的结果都是由人为定义的有限个的设置决定的;相反,后者的可能性是无穷的,你只能发挥同等无穷的想象力去尝试。我问过很多同行,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表示,在流片(将设计送至工厂的最终时间节点)前不会有一个时刻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足够多的验证——枚举了足够多的失败的可能。我觉得“验证”对于其他工程领域是相同和相通的,即成功是建立在对失败的各种可能性的先验基础上达成的。

可是我们很少把自己做一件事的计划当作一个工程问题考虑,不是吗?去除了理性的部分,我们还有一大半感性的部分。我们既是计划的设计者,又是计划的执行者。有时,我们的内心抗拒去思考各种失败的可能,或是受到情绪的鼓动,像一匹蒙住眼睛的马,脱缰般地横冲直撞。也有时候,我们思考了过多的各种失败的可能,发现自己被困住了,再也不敢向前迈出步伐。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坐下来,像处理工程问题一样设计自己的人生计划,列出整个架构,并且分析每一部分失效的可能,更不用说怎么处理他们了。我往往依赖自己的直觉决定下一步怎么走,但人活在现实,失败时不能像软件验证工具那样重启从头来过,虽然这样的道理人尽皆知,但是我认为自己的大部分失败,仍然来自于对失败可能性的避而不见,如同赤手空拳地穿越雷区,成功是上天眷顾,而失败是无数巧合带来的必然。

我们都期望自己设计的故事发展的完美无缺,但实际上我们又赞成所有事情都不会如自己的预期发展。我觉得这是人内心天生具来的矛盾——感性与理性交织拉扯带来的约束。我想,比起盲目的依赖直觉行动,也应当借鉴工程领域的方法,更多的假设各种失败的可能,并给自己罗列备用的选择,作为一个理性的补充。虽然未来只能在脑海中想象而不能使用各种工程工具验证仿真,并且人也无法从上帝视角客观的审视自己,但实际上我觉得还是有很多社会性的工具可以使用。比如我很少将自己的决定去征求第三者的意见(甚至是与我没有利益或者感情关系的人)——尽管在学术问题上我经常这样做。提到这个,我觉得欧洲的社会和学校,相比国内更加鼓励人际交流,总是有很多机会让你(甚至迫使你)去和各种各样的人交谈,它给你机会去了解别人的经历和观点来帮助自己成长。

结论上来看,我认为失败的失落感,其实质来源于预期和现实的偏离度。而通常我能够设计一个良好的计划,但除了本身的内容外,我可能往往忽视了分析可能的偏离来源和应对方法。这样说来,我似乎从来没有想过给自己的博士计划做个可行性分析?写到这里,心中有了那么一丝丝恐惧感(心虚)。

后记:

感觉今天的内容稍许有点苦涩,但这是一个我从来没有认真讨论过但非常有价值的话题。其实也想聊点更加轻松的,比如上个月提到想聊聊给自己找点业余兴趣(笑):我对乐器其实很感兴趣,相比我现在学的口琴,我想再学一门如钢琴或者小提琴或者吉他这类技巧和发挥更加丰富的乐器,但是很难相信自己能每周练习。也有点想重提画笔,现在手头又恰好有一块有着Wacom电磁屏的Pad,曾经学了很久的绘画,我很怀念学画画时静下心调整每一笔每一划的感觉。写作和文学我也很喜欢,就如我现在正在写的这篇杂记,拿起一些书读也是不错的选择。现在正进入欧洲天气变好的季节,我也很享受骑车出去旅行,带上望远镜去郊野观鸟,或者去没去过的城市观光。当然我也很难舍弃很多想玩但还没玩的游戏。结论上来讲,实际上兴趣太多了,想做的事情也太多了,导致自己也很难专注于一个兴趣。但如果要规定一个自己每周末都要精进的爱好的话,我想还是会在文学或者绘画之间抉择吧。或许下次的主题可以是一份书单或者一个重提画笔的计划。

Cover: 是千代明Kira老师画的普拉娜~